• 学习园地

第六批党员干部学习推荐书目评介

发布日期:2012-09-06    浏览次数:

学以立德学以增智学以长才

编者按:日前,中宣部理论局、中组部干部教育局向党员干部推荐了第六批学习书目,包括《论文化建设——重要论述摘编》、《科学发展主题案例》、《历史的轨迹: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修订版)》、《雷锋》、《幸福就这么简单》5种图书。为帮助广大读者更好地阅读和理解这些图书,我们邀请有关专家学者撰写了书评文章,供大家参考。

建设文化强国的理论指引

——读《论文化建设——重要论述摘编》

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沈壮海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站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中国文化发展新的历史起点上,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宏伟目标。这一目标的提出,体现了我们党带领人民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创造文化建设新辉煌的责任担当,也饱含着中华民族亿万民众的期盼与渴望。由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选编的《论文化建设——重要论述摘编》(以下简称《摘编》)应时而出,为投身文化建设新高潮的人们提供了可贵的精神食粮。

建设文化强国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引。中国共产党是勇于实践创造、善于理论思考的党。在推动中国文化发展进步的实践进程中,基于对马克思主义及其文化理论在当代中国的创造性运用,基于对国内外文化建设实践正反两方面经验的深刻总结,我们党形成了丰富的关于文化建设的理论成果。这一理论成果,作为中国共产党人在文化建设方面集体智慧的结晶,在推动中国文化发展进步的生动实践中发挥了强大的引领作用,同时也是我们在新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建设文化强国应当高度珍视的思想财富和理论指引。《摘编》精心选取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和胡锦涛同志的有关重要论述,从文化建设的重要地位、指导思想、基本方针、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文化创新和文化体制改革、文化人才队伍建设、党对文化建设的领导等8个方面,精要而又系统地呈现了这一理论成果的整体状貌和丰富内涵,为我们准确理解党关于文化建设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提供了经典性的学习读本,是推动党的文化建设理论走向大众、发挥理论先导作用的权威读物。

建设文化强国需要持之以恒的努力。文化是恒久的事业,尤其需要精细的耕作、耐心的呵护、坚定不移地持守、矢志不渝地奋斗。《摘编》所选论述条目,时间跨度基本覆盖了我们党成立以来的全部历史进程,于细品中我们足可深切感受到我们党推进文化发展的坚定不移和矢志不渝。党对推进文化发展的坚定不移、矢志不渝,确立于对文化建设与发展深远意义的理性把握。无论是毛泽东关于“任何社会没有文化就建设不起来”、“没有文化的军队是愚蠢的军队”,邓小平关于“不加强精神文明的建设,物质文明的建设也要受破坏,走弯路”等深刻论述,还是江泽民同志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凝聚和激励全国各族人民的重要力量,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胡锦涛同志关于“人类社会每一次跃进,人类文明每一次升华,无不镌刻着文化进步的烙印”等重要论断,都一以贯之地体现了我们党对文化力量与意义的深察。《摘编》以专门的篇章、大量的论述,从文化发展与经济发展、政治发展和人的发展、文化的先进性与党的先进性和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文化的力量与民族凝聚力创造力和综合国力等不同角度,揭示其间深层关联,展现了文化建设的战略蕴含,也展现了我们党对文化建设重要地位与作用认识的不断深化和与时俱进。认真研读《摘编》,于历史进程中领会我们党对推进文化发展的坚定不移、矢志不渝,于新的时代境遇中深刻把握文化建设的战略意义、现实要求,文化强国的建设当会获得更多的激情和更加持久的动力。

建设文化强国需要高度的自信自觉。文化建设的自信自觉来自于对文化建设意义的理性把握,也来自于对文化向何处发展以及如何发展等问题的科学解答。《摘编》不仅系统展现了我们党对文化建设重大意义的认识史,而且也清晰回答了当代中国文化应向何处发展以及如何发展等问题,旗帜鲜明地阐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性质、方向和发展道路。《摘编》强调,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始终是中国文化的前进方向;坚持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旗帜和灵魂,决定着我国文化发展的性质和方向。《摘编》还以丰富的论述,阐明了文化发展如何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如何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充分发挥人民在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如何处理弘扬主旋律与提倡多样化等关系的问题。这些论述,表达了中国共产党人对文化建设规律的认识和遵循,也于字里行间中彰显着中国共产党人高度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就此而言,《摘编》也是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引导人们增强文化自信自觉的重要教材。当文化自信自觉成为普遍的文化心态和文化情怀的时候,我们便又向着文化强国的奋斗目标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一套直接服务科学发展的好教材

——读《科学发展主题案例》

中共中央组织部干部教育局局长、全国干部培训教材编审指导委员会办公室主任 李小三

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帮助广大干部牢固树立科学发展理念,增强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能力,全国干部培训教材编审指导委员会组织编写了10本科学发展主题案例教材。党中央高度重视,胡锦涛总书记撰写序言。教材编写历时两年多,由中央组织部组织协调,国务院办公厅、中央宣传部、国家发改委等10部委分别牵头,中央纪委、中央党校、教育部等26家单位的1000多名专家学者、领导干部参与编写,主要读者对象为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

与前两批全国干部学习培训教材相比,这批教材第一次围绕时代主题编写,第一次以案例形式编撰。整套教材主题鲜明,内容丰富,形式新颖,得到有关方面领导和专家的肯定,受到广大干部的热烈欢迎。这套教材主要有以下特点:一是以科学发展为主题。紧紧围绕科学发展这一主题,突出干部群众最关心、与经济社会发展关系最密切的生态文明建设与可持续发展、民生保障与公共服务等10个专题。通过对具体案例发生、发展和处理结果的回放,力求反映经济社会发展中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展现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新实践新经验。二是着眼于解决实际问题。无论是总论概述的写作,还是案例的选取和分析,这套教材都注意针对领导干部面对的新任务新矛盾新问题,着眼于领导干部的工作领域、知识能力现状以及工作需求来编写,力求使领导干部学得懂、用得上,启迪思路,增强能力。三是采取案例形式写作。这套教材从上千个案例中精选300多个,主要是近年来真实发生并引起社会关注的典型事件,既有宏观的也有微观的,既有国内的也有国外的,既有成功经验也有失败教训,为干部处理复杂问题提供了参照系,具有学习借鉴意义。四是图文并茂编撰。为提高教材的说服力和感染力,每个案例都精心选配了2至3幅彩色图片,并采用全彩印刷。这种图文并茂的编排方式,使案例更加鲜活生动,提高了阅读吸引力。

联系实际,学以致用,是中国共产党人学习的最大特点。学好用好这套教材,首先要认真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所作《序言》精神,紧密结合自身的思想实际和工作实际,从经验中学习经验,从教训中汲取教训,不断加深对推动科学发展重要性必要性认识,自觉转变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的思想观念,切实增强把握发展规律、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破解发展难题、提高发展质量的能力。学好用好这套教材,要同全面贯彻落实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结合起来,不断增强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武装头脑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同落实“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项任务结合起来,真正把能力上的提高转化为促进科学发展的本领;同本地区本部门的工作实际结合起来,切实把学习上的收获转化为指导工作、改进工作的具体措施。

干部培训教材是传播党的理论政策和科学知识的重要工具,是体现干部培训要求和内容的重要载体。随着党和人民事业的发展,干部培训教材编写也要与时俱进。我们将认真总结科学发展案例教材编写经验,紧紧围绕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从正反两个方面选择典型性、针对性、可读性强的最新案例,组织编写科学发展最新案例教材,为广大干部增强推动科学发展能力提供更多更好精神食粮。

解读中国共产党之

——读《历史的轨迹: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修订版)》

中央党校原副校长 李君如

为什么中国共产党犯过像“文化大革命”那样的错误却依然能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为什么中国共产党没有像苏东共产党那样丧失执政地位?《历史的轨迹: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修订版)》这本书承担的使命,就是努力解开这些中国共产党之“谜”。这些“谜”一般的问题,是本书主编、中央党校党史教研部副主任谢春涛教授近几年在同外国政党交流中经常被问到的问题,也是国内许多人希望得到回答的问题。

正因为有这样的背景,这部著作的针对性、思想性、生动性更引人注目,一改许多党史类著作冗长而又沉闷的文风,形成了“以故事讲思想”、“让别人来评述”的风格。这是这本书在写作上的鲜明特点。比如,在回答“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够建立新中国?”这个问题时,作者专门对当年的国共两党进行了比较,说:“1948年1月,蒋介石在一次讲演中声色俱厉地说:‘老实说,在古今中外任何革命党都没有像我们今天这样颓唐腐败;也没有像我们今天这样的没有精神,没有纪律,更没有是非标准,这样的党早就应该被消灭被淘汰了。’蒋介石严责自己领导的政党……概导源于国民党领导力的衰微。”

而司徒雷登对国民党失掉大陆原因的总结是:“1947年、1948年和1949年,当他们(共产党)节节胜利,占领了一个又一个地区、一座又一座城市的时候,他们的所作所为确实是受人欢迎的解放者的行动。”“共产党之所以成功,在很多程度上是由于其成员对它的事业抱有无私的献身精神,可悲的是某些国民党员缺乏这种精神。”

作者就是这样,以自己手中掌握的丰富历史资料,有根有据地回答了人们关心的问题。在回答这些问题时,作者力避空洞的说教,而是通过讲故事的形式来作出有说服力的回答。

写作上的这一特点,不能仅仅看作是作者在通俗化方面所做出的努力,而应该看作是作者在党史研究和宣传上的创新。如果说理论科学讲创新,是非常不容易的,那么党史学科讲创新就更不容易了。党史学科的创新,不能胡编乱造,要尊重史实,但是它也能够把一个崭新的成果奉献给社会,这就是这部书留给我们党史研究工作者很重要的启示。

创新是科学的本质。尊重科学,包括要尊重人的思维特点和规律。书是写给人看的,这就需要考虑人的思维有什么特点。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告诉我们,人的认识是从感性认识一步步上升到理性认识的。因此,很多搞研究的人追求形成理性认识,这是对的。但是当你把自己获得的认识反馈给社会、传递给旁人的时候,你就必须把你已经得到的理性认识还原到感性的事件中去,这样才能使读者真正理解和懂得你研究的成果。

还要指出的是,在阐述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够成功这样一个大命题的时候,作者不回避中国共产党面临的挑战和今天在现实社会中存在的问题。书的结语部分专门对中国共产党能否成功应对面临的挑战进行了分析。

作者认为,中国共产党今天面临五个方面的挑战:一是转变发展方式问题。中国经济发展方式依然粗放,对有限的资源和脆弱的环境造成了巨大压力。二是社会稳定和谐问题。就业问题、劳资关系、贫富差距和地区差距等问题威胁着社会稳定。三是党的自身建设问题。主要是党内存在的消极腐败现象。四是和平发展问题。随着中国的快速发展,国际社会出现了中国威胁论、中国责任论等对中国发展不利的声音。五是国家统一和民族宗教等问题。作者在指出这些问题的基础上,对中国共产党的应对措施进行了概要介绍,包括提出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推动建设和谐世界的新思路;包括加强自身建设,推动海峡两岸交流,完善民族宗教政策等等。最后得出结论:中国共产党将一如既往地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困难,跨越各种障碍,实现他们的既定目标。

所以,这部著作不仅有可读性,也有说服力,被认为是广大读者看得进、读得懂、愿意读的,并能够帮助我们解读中国共产党成功之“谜”的党史读物。

塑造雷锋艺术形象的佳作

——读《雷锋》

解放军后勤学院一级教授、少将 邵维正

50年来,学习雷锋的活动,跨越时空,长盛不衰,已经成为当今中国特有的社会现象,成为传承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的重要举措。在这半个世纪里,有关雷锋的事迹、通讯、故事、传记层出不穷,而以文学形式展现雷锋短暂而又不平凡一生的,首推四川文艺出版社、华夏出版社联合推出的长篇小说《雷锋》。初读50万字的小说《雷锋》,一个有血有肉、完整可亲的雷锋形象活生生地呈现在我们面前,发人深省,催人奋进,可以说这部作品是诸多的雷锋论著中的集大成者。

以满腔热忱歌颂雷锋

《雷锋》的作者黄亚洲以强烈的政治使命感和社会责任心,把塑造雷锋艺术形象列为自己的创作主题,这对于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提升全社会文明程度,具有重要意义。要把耳熟能详的公众人物写成小说的主人公是有难度的,而作者知难而进,在开始写作之前就投入巨大的热情和精力,把握并感受第一手资料。尽管有关雷锋的事迹材料铺天盖地,但黄亚洲没有满足于吃“现成饭”,而是迈开双脚,沿着当年雷锋的足迹作实地调查,从湖南望城到辽宁抚顺,再到雷锋所在部队,还到雷锋当年作过报告的“女兵连”;既与乔安山等雷锋的亲密战友促膝谈心,又对当年和雷锋同村的小伙伴和许多直接接触过雷锋的朋友作深入采访,挖掘出很多新颖的创作素材。正是有了这样丰厚的基础,作者写起来得心应手,从雷锋的一言一行中透视出深刻的思想内涵,诠释出雷锋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军队、热爱社会主义的思想境界和坚定信念;服务人民、助人为乐的奉献精神;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的敬业精神;锐意进取、自强不息的创新精神;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创业精神,全面展示了雷锋的高尚品质和人格魅力。

以文学构思塑造雷锋

深入持续地开展学雷锋活动,并使之形象化、具体化、常态化,这是打牢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道德基础的重大举措和现实需要。这就要求我们适应时代的发展变化以及当代青年的阅读习惯,以创新的姿态和形式多样的载体,推进学雷锋活动常抓常新。《雷锋》的作者正是敏锐地感悟到这种时代呼唤与社会需求,以形式与内容的创新突破原有的样式,运用文学的优势宣传雷锋事迹,弘扬雷锋精神,应该说是一个成功的探索。该书出版一个月就印刷4次,在诸多的反映雷锋精神的出版物中独树一帜。雷锋出生于旧社会,度过了苦难的童年。早熟的他少年时就投身社会,新中国成立后最初到望城县当通讯员,再到团山湖农场当拖拉机手,后又成为鞍山钢铁厂的工人,不久又到沈阳军区工程十团运输连当战士和班长。从庚伢子到雷正兴,再到雷锋,三个发展阶段环环相扣,再现了他的人生轨迹。在雷锋短暂的一生中,“工、农、兵”都干全了,正是旧社会的苦难经历,新中国的培育成长,社会实践的考验磨炼,使他懂得了爱什么、恨什么,由此十分自然地升华出坚定的理想信念,顺理成章造就出助人为乐的优秀品格、爱岗敬业的高尚境界、锐意创新的进取精神,成为社会主义的道德楷模,亿万人敬仰的光辉榜样。这种用文学手段凝聚、描绘、塑造而成的饱满艺术形象,比其他文体更具有典型性和震撼力,能够更持久地刻印在人们的记忆里,成为永远的精神丰碑。

以鲜活语言触摸雷锋

这部长篇小说以文学特有的细腻、鲜活、形象的语言,包括方言的运用,诸多对话中展现人物的不同个性,尤其是通过细节的描写和亮点的显示,给读者展现出一个有血有肉、有情有感、栩栩如生、可以触摸的雷锋。作品详尽记述了雷锋与领导、战友、群众的密切相处,也不回避他与几位女性朋友的交往联系,方健、王佩琴、易华等的真诚友谊,同样给了雷锋以亲切的鼓励和慰藉。小说中的雷锋已经不是不食人间烟火的偶像,而是生活在我们中间的朋友,具有历久弥新的感染力,既可敬亦可亲,既可感亦可学。正因为如此,一个平凡而又高尚的战士形象真实持久地站在我们面前,他以对党和祖国的无限忠诚,对事业的精益求精,对群众的大爱情怀,集中反映出中华民族真、善、美的道德情操,成为一面永不褪色的旗帜,引领着亿万人前行。

郭明义的幸福之路

——读《幸福就这么简单》

全国总工会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党组成员 倪健民

在全国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大力弘扬雷锋精神、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之际,“当代雷锋”郭明义的自传式作品《幸福就这么简单》应运而生。这对于进一步学习和宣传郭明义的先进事迹和崇高精神,对于推动全国学雷锋活动常态化、机制化,对于广大职工群众切实感受雷锋精神实质具有重要意义。

在《幸福就这么简单》这本书的封面上,有这样一段话:“他总看着别人,还需要什么;他总问自己,还能多做些什么。他舍出的每一枚硬币,每一滴血,都滚烫火热。他越平凡,越发不凡,越简单,越彰显简单的伟大。”这是郭明义先进事迹的生动写照。

《幸福就这么简单》一书真实记录了郭明义对于雷锋精神的理解和实践。全书共分四个部分,包括:当兵的我、平凡的日子、一路走来、心中的爱,全景展示了郭明义几十年如一日的坚持和恒心。郭明义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书写着不凡的篇章,在参加工作的30年时间里始终坚持着自己的“螺丝钉”之旅。在他的身上闪耀着精神力量的光辉,他不仅自己时刻为别人着想,为别人排忧解难,他的爱心、他的行为还深深地感染和触动了身边的人。在他无私奉献精神的感召下出现了一批又一批学习雷锋精神、践行雷锋精神的志愿者。这些志愿者组成了爱心团队,所到之处给处境困难的人带去了切实的帮助。郭明义的爱心和善举出于挚诚,但有时不被别人理解。当别人以为他疯了、傻了的时候,他严肃地提醒对方:你虽然有20年党龄,但也许你已经20年没有看党章了吧?当孩子问他为什么总能发现比自己家庭更困难的人的时候,他淡然地回答,只要心里有,就能看得见;当妻子责怪他对家庭照顾太少对别人关心太多的时候,他会略显惭愧地回答,看到别人比我们更苦更难的时候,我总不能把头扭过去,装作没有看见吧?他的这一句句反问往往将提问者问得哑口无言。所谓无欲则刚,如果一个人的心底是无私的,那么他脚下的路就是通途。

《幸福就这么简单》一书点滴记录了郭明义的每一件爱心小事,它没有宏大的故事结构与华丽的文字描写,只用真实的语言表达了郭明义自己的平凡感受。但他的光辉形象,却跃然纸上。就像郭明义在自序中所说:“雷锋的道路就是我的人生选择,雷锋的境界就是我的人生追求。”

在当今社会对于“幸福是什么?”这一话题展开热烈讨论的时候,《幸福就这么简单》给出了掷地有声的回答。细读《幸福就这么简单》,我们知道,郭明义总是发自内心地去做每一件好事,他常说:“高举雷锋精神旗帜一路走来,千千万万人的爱心相随始终支持着我鼓励着我,让我感受到这个时代的气息,道德的力量。我之所以能够这么长时间坚持下来,靠的就是这种信念。现在大家宣传我,并不意味着我多么崇高伟大,我只是一点点地去做自己认为应该做的事情。我想一个人最大的财富就是其精神上的富足,而这种精神上的富足就在于帮助别人走出困境。”这就是郭明义的幸福之路。助人为乐、安贫乐道,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衡量一个人精神境界的重要标尺。对于郭明义来说,幸福似乎就围绕在他的身旁,他的幸福之路走得踏踏实实。

(来源:《人民日报》2012年04月16日16版)

办公地点:广东药科大学大学城校区行政楼北楼五楼  邮编:510006

电子信箱:gyjgdw@163.com  传真:020-39352096

Copyright © 广东药科大学机关党委版权所有 粤ICP备050088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