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党建动态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次成功实践 ──广东省创先争优活动扎实推进成效显著

发布日期:2012-09-07    浏览次数:

20104月至今,两年多来,广东省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共产党员紧紧围绕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广东的核心任务,坚持实际、实用、实效,有重点、有节奏地推进创先争优活动,取得了明显成效

1.创先争优活动紧密联系实际,深入扎实推进

着力加强组织领导;着力实施“南粤先锋”系列行动;着力实施“四项行动”;着力开展“先进和优秀标准”大讨论

着力加强组织领导,做到齐抓共管、形成合力。省委和各级党委把创先争优作为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经常性工作,摆在重要位置,精心组织实施。汪洋同志每年都主持召开会议,专题听取活动情况汇报,先后6次深入基层或联系点指导创先争优活动,并带头给基层党员讲党课。朱小丹同志多次深入基层党组织,开展创先争优专题调研,指导群众评议工作。其他省委领导同志结合职责分工,通过走访慰问、实地调研、主题党日等方式,加强对联系点的指导。各地各单位主要负责同志认真履行第一责任人职责,坚持书记抓、抓书记,亲自谋划部署、亲自推动落实,带动基层党组织和党员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各级领导干部建立创先争优联系点17886个,发挥了示范引领作用。

着力实施“南粤先锋”系列行动,做到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坚持突出工作重点,加强分类指导,精心设计载体,2011年部署开展了“南粤先锋六大行动”,2012年部署开展“学标准当先锋·献礼十八大”南粤先锋系列活动,组织引导全省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在完成中心任务的过程中创先争优。各地各单位围绕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广东、开展“三打两建”、保障亚运会、大运会等,开展主题鲜明、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着力抓好“三服务”主题实践活动,做到联系群众、为民服务。全省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以“服务社会、服务群众、服务工作对象”为主题,深入基层、深入一线,创新服务方式,提高服务水平,努力把创先争优活动办成群众满意工程。省直机关窗口服务单位实施“窗口擦亮行动”,引导党组织和党员把创先争优落实到岗位上、展现在窗口上。全省各地各系统还通过群众评议等方式,主动接受群众的监督和评价。

着力实施“四项行动”,做到加强基层、夯实基础。认真落实基层组织建设年工作部署,积极实施基层党组织分类定级、村(社区)“两委”换届后“回头看”、抓覆盖“百日攻坚”、基层党建激励保障等“四项行动”。完善城市区域化党建格局,全面推广建设党代表工作室,各级领导干部以党代表身份带头参与工作室工作。成立省“两新”组织党工委,理顺“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管理体制。出台加大农村基层组织和“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经费保障意见,建立稳定规范的经费保障机制。

着力开展“先进和优秀标准”大讨论,做到创有标尺、氛围浓厚。组织基层党组织和党员深入开展先进和优秀标准讨论活动。制定出台《优秀共产党员的具体标准》,明确了镇村、街道社区等8个领域优秀党员的具体标准。召开全省创先争优理论研讨会,征集了一批高质量的理论研讨文章。同时,采取组织先进事迹报告团巡回演讲、举办《为了人民的幸福》大型文艺晚会、制作电视专题系列片《平凡的故事》、开展创先争优红段子大赛等多种形式,大力选树先进典型,营造浓厚的创先争优氛围。开设创先争优专题专栏,开展建党90周年系列报道、“献礼十八大·创先争优基层行”等宣传活动,保持宣传热度不减。

2.创先争优活动取得明显成效,实现了中央提出的目标要求

进一步凝聚了思想共识;进一步推动了科学发展;进一步促进了社会和谐;进一步服务了人民群众;进一步加强了基层组织

进一步凝聚了思想共识。广大党员干部的思想得到新的解放,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共识得到深化,“履职尽责创先进、立足岗位争优秀、把正在干的事情干得更好”的价值理念深入人心,全省上下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广东的动力更强、劲头更足。各级党员领导干部特别是党组织书记的党建“主业”意识更加牢固,书记带头抓党建、带头抓干部、带头抓人才,为加强党的自身建设出题领路的氛围更加浓厚。

进一步推动了科学发展。两年多来,珠三角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得到深入实施,“三促进一保持”、“双转移”、扩内需稳外贸等战略措施取得新成效,一批影响科学发展的难题得到破解,全省共完成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期间尚未完成的整改任务2.5万多个,解决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5.1万多个。

进一步促进了社会和谐。省出台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意见,清理取消179项行政审批,下放115项审批权限;一批县市区实施了大部制改革,政府机构大大精简,行政效能得到提升。全省普遍开展领导干部公开接访、带案下访、进门探访和基层巡访活动,化解矛盾纠纷68.3万件,调处信访积案5.5万起。平安创建活动成效明显,社会治安进一步好转,全社会新风正气进一步得到弘扬。

进一步服务了人民群众。各级党组织和党员与群众结成帮扶对子97万个,为群众办实事好事180多万件,解决了群众关注的一大批热点难点问题,提升了群众满意度和幸福感。全省县级以上党政机关通过领导干部挂钩联系基层、驻点调研、“双到扶贫”等形式,组织20多万名干部下基层,促进机关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

进一步加强了基层组织。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队伍的活力明显增强,党的组织和工作覆盖不断扩大,基层党建工作体制机制更加完善。全省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覆盖率从去年底的12.1%提高到现在的69.3%;社会组织党组织覆盖率从23%提高到77.4%。出台了充分发挥各级党委全委会、党委委员、党代表作用等三项制度,打造了“工农牌”公务员、“四民主”工作法等一批党建工作品牌。

3.创先争优活动积累了成功经验,为加强党的建设提供了有益启示

创先争优必须始终围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必须紧密结合党的中心任务,必须以党的基层组织和党员队伍为主体,必须把群众满意作为价值导向,必须着力推进创先争优常态化长效化

必须始终围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创先争优,充分发挥党的思想政治优势。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是创先争优的首要任务。活动开展以来,我们坚持开办“广东学习论坛”,积极开展大规模培训干部,大力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教育引导广大党员自觉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实践证明,加强党的建设,必须深刻把握科学发展观的实践价值、理论贡献、实践要求,把党的最新理论成果通过广大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创先争优的具体行动,转化为推动科学发展的丰硕实践成果。

必须紧密结合党的中心任务创先争优,实现党的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充分融合。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是党的建设的重要原则。在活动中,我们坚持把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作为创先争优主战场,组织引导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在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广东的实践中建功立业,有力推动了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人民群众生活水平不断提升。实践证明,党的建设必须与中心工作有机结合,在主动服务经济社会建设上下功夫,在破解科学发展难题中有作为,切实成为推动中心工作的动力保证。

必须以党的基层组织和党员队伍为主体创先争优,着力激发党的生机活力。我们以创先争优活动为契机,总结基层党建工作经验,通过开展村级班子换届公开承诺、加强党代表工作室建设、推行党员志愿服务等,为党组织和党员发挥作用搭建平台、拓宽渠道,取得很好效果。实践证明,加强党的建设要尊重基层主体地位、激活基层首创精神,使创先争优融入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的日常工作,激发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的内在活力。

必须把群众满意作为价值导向,不断密切党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服务人民群众是创先争优的总体要求之一。我们紧紧围绕幸福广东建设,着力抓好为民服务创先争优,建立健全领导干部民生问题一线调研机制和大接访制度,推行网络问政、网上信访,推进“双到”扶贫开发,努力使创先争优的过程成为群众合理意愿不断满足、切身利益不断实现的过程,成为惠及民生、凝聚民心的过程。实践证明,党的建设必须坚持转变作风、改善民生,坚持植根群众、引领群众、造福群众,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才能让党永远和人民群众在一起。

必须着力推进创先争优常态化长效化,始终保持与发展党的先进性与纯洁性。创先争优活动是新形势下加强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的一次有益探索。两年多来,我们立足广东实际,出台《优秀共产党员的具体标准》,开展处置不合格党员试点等。这些举措,是我们不断总结经验、探索规律的动态实践。我们要把创先争优的成功经验转化为切实措施,以创先争优的常态化长效化扩大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成效。

4.巩固和扩大创先争优活动成果,推动创先争优常态化长效化

抓紧建立健全创先争优长效机制;抓好基层组织建设年各项工作的落实

及时做好创先争优活动的总结收尾工作。要搞好创先争优活动总结,努力做到让每个支部都进行总结,使每个党员都参加。继续开展“献礼十八大·创先争优基层行”宣传活动,大力宣传创先争优的先进典型以及各地各单位的好经验、好做法,保持创先争优的良好氛围。

抓紧建立健全创先争优长效机制。要在总结创先争优活动好经验好做法的基础上,围绕基层党组织晋位升级、党员承诺践诺等建立一系列群众认可、党员欢迎、简便易行、务实管用的制度,建立健全创先争优的岗位化、经常化、长效化机制。

抓好基层组织建设年各项工作的落实。各地各单位要认真贯彻落实好全省“两新”组织党建工作推进会和村级基层组织建设工作会议精神,全面推进基层组织建设年各项任务,重点抓好整改措施的落实和后进党组织的整顿转化,推动更多的基层党组织晋位升级。

创先争优在一线

省国资委 创先争优提升企业软实力

省国资委系统坚持把创先争优融入企业科学发展之中,开展“比技能、比专利、比创新思路、比合理化建议、比科技成果转化”活动,每年评选自主创新工作中贡献突出的领军人物。开展“红旗插在工地上”、“争分夺秒为党旗增辉”、“党员先锋工程”等主题实践活动。坚持把创先争优融入服务群众、服务社会之中,在窗口单位和服务行业制定“零差错、零事故、零投诉”服务流程,设立“五星服务岗”、“爱心窗口”。积极履行抢险救灾、扶贫济困、驻村帮扶等社会责任。

省工商局 在服务经济社会中创先争优

省工商局把服务转型升级作为创先争优的重要内容,出台近100项优惠政策和措施扶持各类市场主体发展。着力推进商事登记制度改革,开展党员干部“走进企业、走进基层、走进社区”大走访活动,收集企业、个体户、消费者意见建议4000多条,90%的问题在现场解答或解决。注重发挥党组织和党员在“三打两建”工作中的示范带动作用,组织党员开展“四不”公开承诺,坚决整治经济发展环境。

广东出入境检验检疫局 在打造一流服务窗口中创先争优

广东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围绕提升窗口服务创先争优,“三亮”接受群众监督,“三深入”密切党群关系。组织286个基层党组织3000多名党员干部深入企业,开展政策大宣讲、企业大走访、服务大提升等活动。“三服务”转变作风,深化检验检疫监管模式改革和通关模式改革,打造高效便捷的检验检疫通关环境。“三创新”助推经济发展,在全国系统率先实行电子监管、无纸化通关、电子标签等监管模式改革,对检验检疫审批项目全面实行网上审批,将审批时限由20个工作日缩短为5-10个工作日。

汕头 围绕三打主战场创先争优

汕头市把“三打”作为创先争优主战场和重要载体。各级领导班子成员结合创先争优领导点评工作,实行领导“三打”包案,深入联系点指导督查。市委组织部采用督导考核、台账考核、专案考核、综合考核四种考核方式,把创先争优活动与“三打”专项考核结合起来,提出“三个让位”,即让没有能力干的让位,不想干的让位,怕得罪人的让位,实施责任追究35宗60人。同时,注重在创先争优中夯实基层基础,将“三打”纳入基层党建工作挂钩联系领导和部门的目标考评并落实奖惩,构建起“一挂双责”的农村基层党建制度。

茂名 在创先争优中推动转型升级

在经受“9·21”特大洪涝灾害和“1·13”系列腐败案冲击的环境下,茂名市委切实强化管党治党力度,财政每年安排1000万元专项经费开展干部教育培训。开展“四治”(治贪、治庸、治懒、治混)“三问”(问责、问纪、问效)专项整治活动,打造风清气正、办事高效、服务一流的发展环境。实施“滨海发展战略”,滨海新区已开工或签约的产业项目有22个,包括中化、中海油、美国AP公司、粤电等大型企业均落户滨海新区。

顺德区 先锋行动助推社会管理创新

佛山市顺德区在创先争优活动中深入开展社会改革先锋行动,引导党组织和党员投身社会管理体制改革。全面构建区、镇(街)、村(社区)三级社会服务网络,建立基本行政服务、社区服务、民众联络三位一体的基层管理服务模式。壮大社会组织和群团组织,促进群团组织向枢纽型组织转型。完善社会工作服务体系,强化民生事业及社会公共服务建设。探索政社分离改革,在村(社区)推进“大党委”制等,有效强化党组织领导核心地位。

乳源县 科学发展推助瑶乡崛起

乳源县坚持把创先争优融入瑶乡绿色崛起,着力发展生态工业,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业,因地制宜发展生态农业。坚持把创先争优融入幸福乳源建设,瑶族文化得到传承,民生实事全面落实,城市环境品质不断提高。投入近3亿改善瑶山办学条件,每年财政拨500万元实施教育惠民“五个百万工程”。新农合参保率100%,新农保试点首年全覆盖。坚持把创先争优融入推动扶贫开发,三年来共投入帮扶资金3.05亿元,建成9个幸福安居示范村庄,完成帮扶项目1020个,6435户2.61万贫困人口实现脱贫。

惠州交通运输协会 建先锋车队创和谐交通

惠州市交通运输协会广泛开展“党员先锋车队”创建活动,构建“常态化”工作机制,201名党员全部佩戴党徽、挂“党员示范岗”工作牌上岗,100辆党员驾驶的出租车安装“党员示范岗”顶灯,35辆党员驾驶的公交车摆放“党员示范岗”标志牌。每辆出租车配备1个针线包、1个药物箱和1本《党员司机手册》,把出租车打造成流动服务窗口。

南方医院 努力建设群众满意医院

南方医院以“服务好、质量好、医德好、群众满意”医院为目标,在提升服务品质上下功夫,患者挂号等候时间较前减少30%,交费等候时间减少20%。平均住院日同比下降31%;人均住院费用同比下降5%。在加强医德建设上下功夫,扎实开展“三亮三评三比”活动,开展“学标准、当先锋”系列活动,以及“争当侯凡凡式好医生”等主题活动,增强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的责任感。

广州立白集团 产业报国党员争先

广州立白集团以“创世界名牌,做百年立白,实现产业报国”为载体,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注重在优秀管理人员、技术骨干中培养党员,注重把优秀青年党员培养成管理技术骨干,做到关键岗位有党员、技术攻关有党员、销售攀高有党员。开展“党员技术大比武”、“技术攻关小组”、“党员示范岗”活动,全体党员签订“公开承诺书”,一线销售党员对市场精耕细作,实现立白主营产品全国销量第一。

来源:南方日报(2012年09月04日 A04版)

办公地点:广东药科大学大学城校区行政楼北楼五楼  邮编:510006

电子信箱:gyjgdw@163.com  传真:020-39352096

Copyright © 广东药科大学机关党委版权所有 粤ICP备050088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