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党建动态

党代表工作室重在听民意解民困

发布日期:2012-09-07    浏览次数:

南方日报评论员

按照广东省委在全省村级基层组织建设会议的部署,全省市、县领导将于9月份开始,陆续以党代表身份到基层工作室开展工作。8月30、31日,珠海市、云浮市新兴县率先全面启动四套班子领导成员组团到党代表工作室接待党员群众工作。9月3日,南方日报进行了深入报道。

在党的十八大即将到来之际,省委部署开展这项工作具有重大意义。中央明确今年是“基层组织建设年”,当前,我省正处在经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越是改革发展稳定任务繁重,越是社会矛盾复杂,越是要注意发挥党代表的作用,听取民意、解决民困。

“面对面交流,好过‘硬碰硬’。”在全省再次启动市县领导干部以党代表身份到基层工作室开展工作,显示了广东省委大开官民对话之门的决心。“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问计于民促发展,问需于民保民生,问政于民保稳定。有了广泛深入的对话,再难的事情也有办法,也会变简单,再大的事情也可以化小,而小事可以化了。值得关注的是,在珠海、云浮,并没有遭遇民情“井喷”的情况。据了解,2008年,广州市举行首次领导干部大接访,时任市长的张广宁一人就接下了436名群众的142份信访材料,这几乎是以往该市市长热线受理量的10倍。当时,希望反映问题的群众紧紧簇拥着市长,迫切心情溢于言表。

改革开放30多年,广东长期保持全国第一经济大省的地位。然而,时间浓缩了成就,也叠加了矛盾。或许,现在群众正在观察我们的这项改革部署,是不是将真正落到实处,让群众得实惠。在接下来的日子里,这项工作在全省全面启动后,有些地方的市、县领导可能“遭遇”民情“井喷”的情况。但是,这并不足虑。首先要明确的是,“民情”不是“敌情”,党员、群众来找各级市、县领导首先是出于对执政党的信任。即使他们反映的问题再棘手,提交的建议再难办,各级市、县领导都应该理性面对,做好面对一切矛盾的心理准备。

群众利益无小事。小事都解决不好,就会让群众觉得在解决大事上更不可靠。但这项改革并不意味着让群众的诉求越过行政的正常程序获得解决。领导干部要与群众展开更为广泛的交流,并在可能的情况下帮助群众通过政府工作的程序实现愿望的满足。群众权益需要依靠更为自由、畅通的意愿表达,这项对话机制的广泛、深入的常态化,将有力推动行政部门真正以公共利益为圭臬。可以预见,如何构筑有效的对话机制,仍在继续考验领导干部的智慧。

广东全面启动这项工作后,还将按照省委的部署逐步实现常态化。建立一种官民对话的常态机制,对我们这个转型期也是矛盾多发期的社会来说,具有重要意义。

来源:南方日报(2012年09月04日 封二)

办公地点:广东药科大学大学城校区行政楼北楼五楼  邮编:510006

电子信箱:gyjgdw@163.com  传真:020-39352096

Copyright © 广东药科大学机关党委版权所有 粤ICP备05008853号